首页 请家教 做家教 学员库 教员库 专业教师 金牌教员 教员相册 付款方式 莆田公交

莆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线上教学常规管理


频道:学习宝典 来源:莆田家教中心 点击:154 日期:2021/11/12

各县区(管委会)教育局(事务局)、市教师进修学院、市直各有关学校(单位):

按照《莆田市教育局关于启动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莆教综〔2021〕50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现将做好中小学线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师在线教学和辅导的资源平台和网络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必须做到“六要”:一要做好主要课程内容教学及线上资源的遴选推送二要强调对学生加强疫情防控、课外阅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拓展;三要加强在线教学的课堂管理、课后评价四要寓教于乐、加强锻炼、松弛有度,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质;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要强调家长的参与督促。

二、落实“八个到位”

(一)平台应用到位

1.统一使用在线课程教学平台

莆田市“中小学在线教学”平台已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了教学的全过程集成服务。全市各学校要全面梳理本校师生的帐号启用工作,特别是新教师、新生,务必做到“一人一号”。电教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信息技术组要对平台的建设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应通过市级平台,采取网络数据统计、“入班”听课等方式,动态了解教师线上教学的具体情况。同时,防止因开展线上课程时间过长、布置作业过量等造成学生居家学习压力过大

2.统筹活用视频互动教学工具

1)线上教学期间,高三、初三要尽量采用视频互动的方式进行直播教学;高中和初中其他年级鼓励教师采用视频互动和课程推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学三至六年级可以“录(直)播+学习辅导+作业答疑”为主。

2)在莆田“中小学在线教学课堂”平台建课的基础上,各学校要以全校或年段为单位统一教学工具(如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等),避免学生在不同学科学习间存在困难。

3)乡镇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和各中学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进行备课和线上授课乡村基层小学可采取年级为单位进行备课和线上授课。

4)各学校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工具,要指导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线上学习电子产品,推荐使用大屏幕,屏幕越大可以让眼睛与电子屏幕距离越远,可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建议家长和学生(或请教专业人士)可尝试将手机或电脑里的学习内容通过投屏方式推送到电视屏幕上进行学习,减轻每天近距离接触电子产品学习对眼睛的损害。

3.整合利用课程作业教学资源

(1)教育部建设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ykt.eduyun.cn)提供“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的样本课程等优质学习资源,覆盖了小学至普通高中各年级。各学校作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资源。

(2)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利用超星平台建设了“优质课程资源”,涵盖初高中9大学科44门课程、8门备考课程,并增设“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包含课堂实录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作业设计,资源来自全市征集的优质课、优质微课、原创作业设计,以及由金太阳公司免费提供我市疫情期间使用的初、高中导学案和课后作业等资源。各学校应作为线上课程集体教研和教学的主要资料。

(3)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已开通“莆田名师云直播”平台,为师生们在教学、学习答疑解惑。各县区、学校可引导师生通过使用我市 “中小学在线教学课堂”平台或超星学习通APP输入邀请码app922997,进入73个名师工作室,选择相关学习材料、咨询答疑及选听相应教学内容。

各学校要有效整合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组织名师和骨干教师分年级、分学科遴选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同时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审查,尤其是意识形态和科学性审查进行资源优化与整合,并形成各校校本教学资源

(二)课程设置到位

1.各校课程方案要充分考虑城乡、区域、学段、学科以及学生类型等差异 ,结合“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兼顾网络条件相对欠优的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一校一案”“一生一案”

2.各校要适度放慢教学进度,增加复习梳理的课时,力求让学生做到学懂、弄通。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劳逸结合,注重实效。

3.合理制定每周学习课程表,乡镇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和各中学要求做到“一班一表”,乡村基层小学可以“一段一表”。在课程规划中,要有班会课、心理健康课,要创造性地上好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课程,体育课课程要指导学生在家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

(三)教研组织到位

1.各学校要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网络教研,着重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课堂精准教学,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教学成效,帮助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2.各学校要为线上教学内容建立配套的线上校本教研渠道,分工协作,做好课程设置、教案设计、视频录制、资源推送、作业布置及批改、阶段测试等环节的远程集体教研。

3.要至少提前一周组织备课,实行主备人负责制,强化集备制度。集体备课要统筹好教育教学资源,研究符合学情的教法,编制好适量的配套练习和作业。

4.校需建立线上课堂教学与线下教学常规管理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方案。

(四)课堂教学到位

1.各学校要按照教学进度准时开课,创新教学组织,倡导教学互动,严格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线上课堂教学。

2.各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学时的课程资源包,按照“一课一得”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微课(视频)、课件、实验设计、作业设计等。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教与学方式,教师要创设情景、确定任务、有效讲解、适时评价,学生要有自主探究、在线交流、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把课堂学习变成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

(五)课后评价到位

1.校要充分重视作业这一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加强对推送作业的“量”和“质”的管理,减轻学生负担。各班级的科任老师要积极跟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进行批改答疑,实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当日作业当日批改好。

2.校要安排行政领导等相关人员通过进班听课,查看各备课组、各位教师的教学和答疑情况,以及学生的线下作业情况、对教师授课情况在线记录等,及时对教师的线上教学进行评价视导。

(六)学生管理到位

1.各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承担联系学生和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定期向学生了解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适当增加提交听课笔记和撰写学习心得类的作业,防止学生“掉线”

2.各学校要统一制定作息时间表,可适当延长课间休息时间。要指导学生调整居家学习的作息时间,按照课程表的时间开展学习,培养网络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低年级的可白天安排阅读、作业,晚上适当组织教学指导,回避白天孩子使用手机无人监管的情况。

3.各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室内做有氧运动,确保每日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教导学生在每节线上课堂教学后做一做眼部保健活动,保护好视力。

(七)家校融合到位

1.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积极配合。建议家长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制定孩子居家作息时间表,做好孩子在家学习生活的管理和辅导,督促孩子按时参加在线课堂学习,关注孩子作业完成情况。

2.为孩子腾出一个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好饮食,做到科学防控疫情。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3.要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指导。鼓励家长和孩子一道做好居家身体锻炼。引导孩子理性认识疫情,教育孩子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加强正面引导,配合疏导孩子心理情绪。

(八)组织督查到位

1.由市教师进修学院牵头,对全市线上教学情况开展跟踪督查和信息收集,并将情况汇总报送市教育局。

2.各校要及时报送线上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一是线上教学管理情况。包括线上教育教学管理、家校协作、联系指导学生等情况。二是教师线上教学实施情况。三是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包括学生课堂出勤、在线学习、互动讨论、作业提交和在线考核等情况。四是对因疫情等原因仍滞留学校的学生、目前在隔离区内的学生、对因疫情等各种原因仍滞留在外且一时无法返莆的学生、无法线上学习学生、需要特殊关爱学生等五类学生的学习保障情况。

三、加强线上教学常规管理的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将加强对全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并将其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对线上教学期间学校教学管理不作为,教师开展线上活动马虎应付的、学生缺勤过多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各县区(管委会)教育局学校要加强对线上教学工作的管理,采取各种适合本区域、本校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学生全面覆盖,确保做到“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教”。

各校要建立定时巡课制度,关注线上教学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各年级要建立评价反馈制度,及时汇总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交学校研究解决。

 

 

                                       

                   莆田市教育局

                       2021年9月22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莆田家教网http://www.ptjjzx.cn)


区域:城厢区 涵江区 荔城区 秀屿区 其他地区
学校:莆田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大学 集美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科目:数学 语文 物理 化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钢琴 美术 书法 网球 日语 托福 雅思 计算机 韩语 奥数 吉他 围棋 英语口语 法语 德语 成人 外教 幼儿 作文
Copyright 2007-2014 莆田家教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闽ICP备17025577号-1